2022下半年四川省考笔试时间为11月27日,本次四川公务员共有20.5万人报考,为使得各位考生顺利参考,四川华图帮大家整理了省考【绵阳实验小学】考场相关信息,让各位考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考场周边交通、住宿、吃饭、停车、天气、考场座位图等相关情况。更多关于省考笔试、准考证、疫情防控、考前冲刺、考后估分等阅读下文并关注四川华图教育。
市州 | 区县 | 考点名称 | 详细地址 |
绵阳市 | 科创区 | 绵阳南山双语学校 | 科创区九州大道200号 |
绵阳市 | 游仙区 | 绵阳城市学院(游仙校区) | 游仙区三星路11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绵阳校区 | 涪城区教育园区教育西路16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市经开区富临实验小学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机场路东段416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实验小学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南河路15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中学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剑门路西段26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普明中学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绵兴北路38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南山中学本部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南塔路3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中学 | 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教育南路6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育南路5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市实验中学城北校区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高虹街2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市御营小学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御安街48号 |
绵阳市 | 涪城区 | 绵阳市南街小学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一环路南段223号4号 |
一、考试期间疫情防控要求
1、请广大考生务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通过微信小程序“四川天府健康通”申领本人防疫健康码,并于考前8天开展健康排查,持续关注健康码状态。
2、考生赴考时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好手部卫生。
3、所有考生须持本人首场考试前3天3检(每天1检,3次采样均须在川内有资质的检测服务机构进行)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方可入场参加考试。核酸检测报告时间以采样时间为准,非检测时间或报告打印时间。请考生提前做好采样准备,经查验采样时间、检测结果等不符合规定的考生,不得入场参考。
4、每场考试前,考生应至少提前1小时到达考点。在考点入场检测处,请考生提前准备好当天本人防疫健康码(绿码)、纸质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以及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纸质、电子版均可,下同),并配合工作人员做好入场查验健康码、扫场所码及体温检测准备。
二、四川省考准考证打印
参加四川省考的考生在11月22日至11月25日登录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事考试”专栏打印本人准考证(使用A4纸打印,黑白、彩色均可,保证字迹、照片清晰),逾期不打印准考证而影响考试的一切责任由考生自负。同时,在考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到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过期身份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不得作为参加考试证件。无准考证不准进入考场。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科目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于10月27日举行,部分岗位需要考专业科目的于11月26日进行,具体考试科目及考试地点见本人准考证。
(一)普通综合类、法院、检察院、监狱、戒毒、司法系统岗位岗位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其中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每科卷面满分100分。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二)人民警察岗位
考试分为笔试、心理素质测试、面试和体能测评。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其中笔试占总成绩的60%、面试占总成绩的40%。心理素质测试和体能测评不计算分值,实行合格制。
警务技术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成绩的50%。
执法勤务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总成绩的40%、30%、30%。
警务技术职位笔试成绩计算方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执法勤务职位笔试成绩计算方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24%+《申论》成绩×18%+《专业科目》×18%+笔试加分
四、考前看一看
对于申论提出对策,各位小伙伴了解多少?今天,四川华图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常见的提出对策有哪些,需要的考生也可以积累一下。
一、自创对策
1、加强……思想宣传教育。通过广播/发传单/知识讲座/知识竞赛/三微一端……等渠道,普及……知识,改善……思想认识/意识。
2、加大资金投入。通过争取财政拨款、补贴,银行贷款,借助社会资本参与,众筹、社会募捐等形式,争取减税降费,降低成本/费用,扩大资金投入,解决融资、筹资难问题。
3、引进人才,增加管理人员。通过招聘、人才推荐形式,引进人才,强化人才培训、考核、激励管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拓展人才资本优势。
4、建立/健全……制度。通过制度设计,明确……权利和责任,制定……目标,落实……考核,强化……监督,发挥制度优势,保障管理法治化。
5、加强……监管。加大……管理力度,明确责任和义务,注重过程监督,群众监督(举报、投诉),媒体监督(曝光、报道);内部监督(成立监督小组,建立监会,相互监督);
6、加大……处罚力度,经济处罚(滞纳金、罚款)、行政处罚(吊销营业执照、下发整改通知书等),改善违法成本,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建立激励机制。物质激励(评奖、发奖金、奖品),精神激励(奖状、奖杯、勋章、评优评先、颁发荣誉称号)
8、完善……设施。硬件:物资、设备、基础设施;软件:网络技术、建立组织及机构。
二、政府常见手段
1、行政命令: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惩处力度、多部门联合执法、突击检查、拉网式排查(全面排查)。
2、经济手段:资金支持、财政投入、专项补贴、银行贷款、税收优惠。
3、法律手段:完善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及时跟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监督手段:
内部监督:纪检、人大、同级、上下级
外部监督:群众、媒体、社会
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
群众:鼓励群众参与/加强群防群治、举报、投诉
媒体:曝光;树立正反典型;通过三微一端
5、教育手段:宣传、教育、培训、引导
三、常见要点句
1完善设施;2健全制度、完善法规;3强化监管;4加强宣传;5加强培训;6树立观念(权力观、政绩观、消费观……);7完善管理;8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10加强交流合作。
四、规范用语积累
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其中,贯穿始终,切实抓好,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狠抓落实,从严控制,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规范程序,改进作风,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做深、做细、做实、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全面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逐步完善,明显改善,逐渐好转,逐步形成,不断加强,持续增效,巩固深化,大幅改善,显着改善,不断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圆满。
五、常用动词积累
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改善,实现,适应,改革,创新,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完善,加快,振兴,崛起,分工,扶持,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发挥,支持,带动,帮助,深化,规范,强化,统筹,指导,服务,健全,确保,维护,优先,贯彻,实施,深化,保证, 鼓励,引导,坚持,深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规划,整合,理顺,推行,纠正,严格,满足,推广,遏制,整治,保护,健全,丰富,夯实,树立,尊重,制约,适应,发扬,拓宽,拓展,规范,改进,形成,逐步,实现,规范,坚持,调节,取缔,调控,把握,弘扬,借鉴,倡导,培育,打牢,武装,凝聚,激发, 说服,感召,尊重,包容,树立,培育,发扬,提倡,营造,促进,唱响,主张,弘扬,通达,引导,疏导,着眼,吸引,塑造,搞好,履行,倾斜,惠及,简化,衔接,调处,关切,汇集,分析,排查,协商,化解,动员,联动,激发,增进,汲取,检验,保护,鼓励,完善,宽容,增强,融洽,凝聚,汇集,筑牢,考验, 进取,凝聚,设置,吸纳,造就,给力,聚焦,支撑,展现,体现;统一思想,改善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关键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