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绵阳招聘教师考试网上报考入口什么时候开通?绵阳教师公开招聘2022年将于5月29日举行笔试考试,本次共招聘615名教师,报名时间为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5月16日上午12:00,报名网站为绵阳人事考试网,如下为绵阳教师招聘报考相关公告内容。
——2022上半年绵阳招聘教师公告及岗位表——
区县 | 公告原文 | 招聘人数 | 职位下载 |
科技城新区 | 查看公告 | 41 | 下载 |
市属 | 查看公告 | 13 | 下载 |
三台县 | 查看公告 | 85 | 下载 |
梓潼县 | 查看公告 | 46 | 下载 |
高新区 | 查看公告 | 75 | 下载 |
涪城区 | 查看公告 | 85 | 下载 |
江油市 | 查看公告 | 54 | 下载 |
平武县 | 查看公告 | 23 | 下载 |
游仙区 | 查看公告 | 45 | 下载 |
安州区 | 查看公告 | 20 | 下载 |
北川县 | 查看公告 | 39 | 下载 |
经开区 | 查看公告 | 59 | 下载 |
盐亭区 | 查看公告 | 30 | 下载 |
——2022上半年绵阳招聘教师报名方式及流程——
(一)报名时间
1.网上报名: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5月16日上午12:00。
2.查询资格初审和照片审核结果: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5月17日上午12:00
3.网上确认缴费: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5月18日上午12:00。
4.准考证打印:2022年5月23日至2022年5月28日。
5.笔试时间:2022年5月29日(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二)报名方式
本次公开招聘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
报名网站:绵阳人事考试网(www.myrsks.com.cn)或考生之家报名网(http://bm.e21cn.com)。
——2022上半年绵阳招聘教师笔试科目——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总成绩=笔试成绩+政策性加分
考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50%+面试成绩×50%
(一)笔试
1.笔试时间为2022年5月29日(星期日),笔试具体时间和地点见《准考证》。报考者在考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因相关证件不符合规定要求而影响考试的一切责任由报考者自行负责。未按规定时间在规定地点参加考试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2.笔试科目为《教育公共基础》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科,每科满分100分。考试大纲请报考者自行登陆绵阳人事考试网在“考试大纲”栏目查阅。
笔试成绩=(《教育公共基础》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2
——2022上半年绵阳招聘教师笔试例题——
1.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建班集体
2.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
A.随机安排 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错安排
3.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认知结构中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那么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4.衡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5.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是( )。
A.课程计划 B.课程设计
C.课程标准 D.课程类型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C 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故本题选C。
- 2.【答案】D 解析:在编制课表中要注意:首先,尽量将语文、数学、外语等核心课程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一、二、三节课,而将音乐、美术、体育、习字等技能课安排在下午。其次,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与抽象性学科交错安排,避免学生产生疲劳和厌烦。最后,新、老教师教平行班的时间间隔要不同,新教师间隔时间短,以保证第二班的教学效果更优;老教师间隔时间长,先后交替安排平行班的课程,以避免简单重复产生乏味感。故本题选D。
- 3.【答案】D 解析: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在了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故本题选D。
- 4.【答案】D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品德的核心。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故本题D。
- 5.【答案】B 解析: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被称作是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