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绵阳教师招考什么时候报名?绵阳教师公开招聘2022年将于5月29日举行笔试考试,本次共招聘615名教师,报名时间为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5月16日上午12:00,报名网站为绵阳人事考试网,如下为绵阳教师招聘报考相关公告内容。
——2022上半年绵阳教师招考公告及岗位表——
区县 | 公告原文 | 招聘人数 | 职位下载 |
科技城新区 | 查看公告 | 41 | 下载 |
市属 | 查看公告 | 13 | 下载 |
三台县 | 查看公告 | 85 | 下载 |
梓潼县 | 查看公告 | 46 | 下载 |
高新区 | 查看公告 | 75 | 下载 |
涪城区 | 查看公告 | 85 | 下载 |
江油市 | 查看公告 | 54 | 下载 |
平武县 | 查看公告 | 23 | 下载 |
游仙区 | 查看公告 | 45 | 下载 |
安州区 | 查看公告 | 20 | 下载 |
北川县 | 查看公告 | 39 | 下载 |
经开区 | 查看公告 | 59 | 下载 |
盐亭区 | 查看公告 | 30 | 下载 |
——2022上半年绵阳教师招考报名方式及流程——
(一)报名时间
1.网上报名: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5月16日上午12:00。
2.查询资格初审和照片审核结果: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5月17日上午12:00
3.网上确认缴费:2022年5月9日至2022年5月18日上午12:00。
4.准考证打印:2022年5月23日至2022年5月28日。
5.笔试时间:2022年5月29日(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二)报名方式
本次公开招聘实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
报名网站:绵阳人事考试网(www.myrsks.com.cn)或考生之家报名网(http://bm.e21cn.com)。
——2022上半年绵阳教师招考笔试科目——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总成绩=笔试成绩+政策性加分
考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50%+面试成绩×50%
(一)笔试
1.笔试时间为2022年5月29日(星期日),笔试具体时间和地点见《准考证》。报考者在考试当天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因相关证件不符合规定要求而影响考试的一切责任由报考者自行负责。未按规定时间在规定地点参加考试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
2.笔试科目为《教育公共基础》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科,每科满分100分。考试大纲请报考者自行登陆绵阳人事考试网在“考试大纲”栏目查阅。
笔试成绩=(《教育公共基础》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成绩)÷2
——2022上半年绵阳教师招考笔试例题——
1.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的是( )。
A.职业理解与认识 B.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
C.个人修养与行为 D.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2.幼儿正在画“汽车”,听到别人说“这像汽车吗?”他立刻说“我画的是房子。”这一现象表明了幼儿( )。
A.想象以过程为满足 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C.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D.想象受兴趣的影响
3.林老师在树上挂了不同高度的小铃铛,让幼儿跳起触摸,使用的练习方法是( )。
A.重复练习法 B.条件练习法
C.完整练习法 D.分解练习法
4.林老师在树上挂了不同高度的小铃铛,让幼儿跳起触摸,使用的练习方法是( )。
A.重复练习法 B.条件练习法
C.完整练习法 D.分解练习法
5.老师在班上用眼一扫,便知道哪些幼儿在,哪些幼儿不在。这说明这位教师( )好。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
- 答案及解析:
- 1.【答案】D 解析:教师专业理念和师德维度的包括:(1)职业理解与认识;(2)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3)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4)个人修养与行为。D选项属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容。故本题选D。
- 2.【答案】C 解析:无意想象的特点有: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题干中体现出幼儿想象的主题从一个转换到了另外一个,容易发生变化,属于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故本题选C。
- 3.【答案】B 解析:条件练习法是变化练习法的一种,通过设置一定的具体条件,要求幼儿按规定的条件做动作。如在规定高度的条件下让幼儿练习纵跳触物,或在改变平衡木的练习高度、练习动作或难度后,让幼儿按改变要求练习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故本题选B。
- 4.【答案】B 解析:条件练习法是变化练习法的一种,通过设置一定的具体条件,要求幼儿按规定的条件做动作。如在规定高度的条件下让幼儿练习纵跳触物,或在改变平衡木的练习高度、练习动作或难度后,让幼儿按改变要求练习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故本题选B。
- 5.【答案】A 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