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公务员招考信息

首页 > 省公务员 > 招考信息

绵阳公务员2023下半年考试公告在那个网站公布

四川华图 | 2023-07-19 09:58

收藏

  四川省下半年公务员招考岗位以公安系统、法院、检察院、司法系统、监狱系统、戒毒系统为主,部分地市有普通岗位招聘,但招聘人数远不如上半年省考,四川省2023年下半年省考预计于10月报名,11月笔试。

四川公务员报考职位筛选(全)

  一、历年公务员考试公告及岗位表汇总 

年份 公告发布 公告 职位表 大纲 招考人数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成绩查询 面试时间
2023下 10月 查看 查看 查看 查看 查看 11月 查看 查看
2023上 1月3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7089 1月4-10日 2月25日 2023年3月27日 4月20-23日
2022下 10月25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4624 10月26-11月1日 11月26-27日 2022年12月下旬 1月13-15日
2022上 2月23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8675人 2月24日-3月2日8:00 3月26日 4月29日 5月20日至22日
2021下 10月12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2335 10月14-20 12月18日-19日 1月18日 2月18-20
2021上 2月22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7145人 2月24日-3月2日 3月27日 4月29日 5月21日-23日
2020下 10月28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1074人 10月30-11月5日 12月6日 1月8日 1月30-31日
2020上 6月8日 查看 查看 查看 8099人 6月11-17日 7月25日 8月26日 9月17-20日

四川省公务员 行测+申论 历年真题2本

  二、四川公务员考试流程

  报名条件: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在职、非在职人员,年龄在18-35周岁

  报名流程:网上报名-资格初审-报名缴费-职位调整-准考证打印-笔试-笔试加分-成绩查询-面试

  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每科卷面满分100分

  笔试成绩:《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30%+《申论》成绩×30%+笔试加分

  考试总成绩:按满分100分计算,笔试占60%、面试占40%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4本套(教材+历年)

  三、四川公务员考试内容

  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科目笔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四川省考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

  四、四川公务员笔试练习题

  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块,但其实渗透到了考试的方方面面。时政时事的热点积累有助于我们增加申论素材,可以帮助我们训练如何形成政府思维,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习惯运用官方表述方式,甚至在常识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当年的热点时事的考题,那么如何备考这部分知识呢?其实很简单,不用死记硬背,就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多多积累即可,四川华图公务员考试网每天都会更新全网最新最热的时政要闻,并附有热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大家可以Ctrl+D收藏本页供大家学习积累。

  【背景链接】

  用花呗、打白条、刷信用卡……对当下许多年轻人来说,“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开通网贷有红包”“无需抵押担保”“万元日息2元起”……网络借贷设置了各种“诱饵”和“温柔陷阱”,请君入瓮后,一旦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就会被处以各种隐性的高额“惩罚”,借贷人很难脱身。

  【解读】

  [提出观点]

  消费者应摒弃虚荣、攀比、盲从的不良心态,仔细权衡物品购买是否合理,制定合理的消费和还款计划,避免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综合分析]

  超前消费使人们在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预支收入、分期付款等方式,满足消费需求,能够降低一次性支付资金的经济压力。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条件下,适度的超前消费本无可厚非。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当前,过度超前消费正透支着一些年轻人的钱包和未来。“花明天的钱”难圆“今天的梦”,盲目负债会影响年轻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与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不符。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年轻人迅速增长的消费愿望,迎合超前消费的火热市场,一些鱼目混珠的借贷产品出现在市面上。越来越低的借钱门槛、充满诱惑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的贷款陷阱,对公众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有消极影响。

  尽管近年来金融监管禁令频出,但个别金融机构尤其是网贷平台唯利是图、逐利而动,仍然存在诱导过度消费的现象。这类产品普遍存在信息披露不当、过度包装营销等陷阱以及无序放贷等问题。泛滥成灾的网络借贷产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隐形炸弹”,不仅会诱发各种社会问题,而且容易产生信贷危机,进而演变成金融性和经济性危机。

  [参考对策]

  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同时,需通过立法手段规范和治理网络借贷平台,且刻不容缓。

  在进行超前消费时,年轻人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需要、当下经济状况及未来还款能力,避免冲动消费造成“无底洞”般的账户赤字。保持理性谨慎的态度,才能让超前消费这一支付方式真正为己所用。

  有关各方要加强对年轻人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取缔某些非法借贷平台,禁止商家过度营销借贷产品。创造风朗气清的消费环境,是我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的应有之义。

公考口袋书10本(行测+申论)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