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笔试时间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笔试时间请看下文——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考试时间: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考试时间暂未公布,参考往年考试时间,预计今年是10月笔试,一般上午9:00-11:00考行测,下午2:00-4:30考申论,具体考试时间还是要看准考证上的时间。
扫码查看往年四川省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时间>>>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官网
绵阳公务员考试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按照往年考情,预计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公告及报名网站还是在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www.sc.hrss.gov.cn)首页“人事考试”专栏公布。直达网站及网址为四川人事考试网(http://202.61.89.231/index.aspx)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考试大纲及科目:
四川地区普通公务员以及警务技术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笔试总成绩的50%;执法勤务职位(含特警)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各占笔试总成绩的40%、30%、30%。>>>点击查看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考试科目及大纲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报考流程:
1.浏览报考信息(考试公告、考试大纲、职位条件一览表)
2.选定职位(专业上有疑义,可咨询所报单位)
3.开始网报
(1)登陆网报网站及页面
(2)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
(3)等待审核
(4)审核通过后网上缴费
(5)报名成功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考试报名条件及费用:
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以及各个招录地区的报名条件都略有不同,这里以2021下半年成都公务员招录条件为参考——
(一)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年龄在18周岁至35周岁(1985年10月14日—2003年10月14日期间出生),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即1980年10月14日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5.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其中,拟报职位的“专业”条件,指与“要求的学历”所对应的专业。
>>>扫码进入绵阳公务员专业目录快速搜索系统
6.符合法律法规和招录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二)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
3.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
4.公务员招考中违规违纪在禁考期内的人员。
5.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
6.在职(含试用期内)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7.现役军人。
8.在读的非2022年应届毕业生。
9.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所列回避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三)除本公告已明确的时间外,报考者其他报名资格条件取得时间,均截止于报名时间的第一日。
绵阳公务员考试报名资格初审合格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报名网站确认缴费。笔试考务费每科50元。网络报名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确认缴费的具体程序按网络提示进行。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招录时间安排:
公告发布:预计2022年9月
报名时间:预计2022年9月
缴费时间:预计2022年9月
准考证打印:预计2022年10月
笔试时间:预计2022年10月
2022下半年绵阳公务员及人民警察备考资料: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意图判断类的题目占比很高,也是必考题型。需要考生掌握解题技巧。考试大纲中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意图、目的等,需要考生在找到主旨的前提之下,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考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定位题型,当提问方式中出现了意在、意图、想、启示、想要等关键词时,判定为意图判断题。具体的解题思路如下:阅读文段、找主旨句、判定意图。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去分析文段的主旨句,根据主旨句判定意图。文段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当文段中有主旨句时,如果主旨句是对策表述,那么对策句即是文段的意图,同意替换即可。如果文段主旨句是观点,那么观点句即是文段的主旨句,同意替换即可。如果文段的主旨是问题表述,那么需要对文段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引申,引申项为合理的对策选项即是正确选项,当选项中没有合理的对策项时,则次选问题的概括项。第二:当文段中无主旨句时,全面概括。包括:并列加和或提炼共性。具体做两个练习题:
【例1】中国是个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96%的地区有可利用的太阳能资源,绿色、节能的太阳能热水器深受不同地域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一项对24个省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的调查,却显示出不容乐观的结果,40.87%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无法使用,66.62%的消费者希望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改善性能,在冬天更好用。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A.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B.太阳能热水器因绿色节能而受到青睐
C.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前景欠佳
D.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不容乐观
解析:设问中出现“意在”的关键词,判定题型为意图判断题。分析文段,首句分析了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太阳能热水器收到大家的喜欢。“然而”出现转折关联词,转折之后是重点。对数据调查的结果显示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状况不太客观。后文具体指出了数据,还是在说明太阳能热水器使用中有问题。因此,主旨句为转折之后的内容。主旨句为问题性的表述,优先选择合理的引申项。辨析选项。A选项中“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情况,出现在转折之前,非重点内容,排除。B选项的内容也出现转折之前,属于非重点内容,排除。C选项“市场前景”无中生有,排除。D选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D选项。
【例2】大数据是指规模极其巨大,以致很难通过一般软件工具加以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有用资讯的海量数据。其具有大量、高速、多样和价值四个特点,被认为是人类新世纪的“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制高点的重要目标,就是个明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大数据在处理上还存在技术难度
B.大数据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价值
C.发达国家在开发利用大数据上已经先行一步
D.开发利用大数据已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热点
解析:设问中出现“意在”的关键词,判定题型为意图判断题。分析文段,文段说明了大数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大数据的价值。前两句都在强调大数据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就是个明证,举了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子,说明的还是大数据的重要性。因此,文段的结构为“总分”,主旨句为观点句,直接同义替换。辨析选项。A选项中“技术难度”无中生有,排除。B选项提到了大数据的巨大价值,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保留。C选项“发达国家”出现在举例论证中,非重点,排除。D选项“成为国家竞争的一个热点”在文段中无法体现,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